志工十週年紀念冊_電子書版

(Donny) #1
熱心志工系列

民間結盟主動巡守,用愛守護母親河
第六大隊 黃森楠
  靠著鹽水溪孕育童年,第六大隊黃森楠志工號召社區,一同保護鹽水溪生態,為
子孫留下淨土。


母親之河伴隨童年成長


  防汛護水志工主要依河川流域進
行招募,志工們與周邊環境多半有緊
密關係,成長記憶及對河川情感,讓
他們更加用心守護家園內的溪流與圳
溝。本次採訪第六大隊防汛護水志工、
臺南市大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森
楠,看看他如何帶領鹽水溪畔的社區
夥伴們,復育心目中的母親之河。


  根據歷史記載,臺南市西側的大
港社區現地在明清時代原為「台江內海」,也就是一大片潟湖,清朝道光三年(西元
1823 年)發生大水患,使鹽水溪改道,河道附近逐漸淤積成灘,開始有漁民來此水
域作業,進而開闢魚塭、搭寮居住,逐漸形成聚落型態。


  民國 60 年代,此地經都市計畫重劃,魚塭便被填平做為建築用地,到了民國 80
年代,當地更是迅速發展,新移民陸續遷入,大港里也因此成為融合新、舊聚落的社區。


  「人家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是靠溪,所有的物資都是從鹽水溪來,等於
是我們的母親之河。」黃森楠志工表示,鹽水溪帶給他們的不只是水源及漁獲,更豐
富了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我們住在比較草地(偏僻)的地方,沒什麼錢去買玩具,
所以鹽水溪就是天然的遊樂場。跟同學出去,只要帶一盒火柴棒,就可以生火,就近
撈魚烤來吃,整天都不用回家吃飯!」


鹽水溪的復育之路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愈來愈大。 直到 91 年, 社區爆發
登革熱疫情,居民們終於開始正視環境污染問題。「臺南市第一次有登革熱事件,我們社


第六大隊黃森楠志工平常也種香草, 是守護環境重要的
經費來源,歡迎大家有空來聞香(101年攝)。
Free downloa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