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十週年紀念冊_電子書版

(Donny) #1
護 十年 臺灣更美

偏遠地區志工系列



無論地處多遙遠,因志工守護才有美好家園


  什麼樣的契機讓她投入防災?她說,在日本居住多年,日本災害發生頻仍,防救
災的志工組織不但數量多、運作也成熟,尤其 311 大地震造成核災時,她見到當地志
工組織發揮了很大作用,當下感觸甚深。
  再者,父親在家鄉擔任多年鄰長,對周遭人事物都非常關心、熱心服務,耳濡目
染下,早就將她培養成熱血心腸。回到臺灣後,這段離開的空白歲月讓她更想為家鄉
做些什麼,數年後投入了村長服務。
加入各個團隊為保全家鄉,幸得家人無限支持
  深知家鄉地理先天上的脆弱,加上在日本的生活經驗,她知道在地居民自主防災
太重要。民國 100 年時,她先加入了土石流防災專員;而後,防汛護水志工第一大隊
的李銘宜大隊長又特地邀請她加入防汛護水志工,張阿玉志工不僅一口答應,也拉了
弟弟、妹妹一起參加。
  相較於平地,在山區或偏鄉值勤時相對辛苦。重點巡視區域往往是條難行路,崎
嶇小徑、湍急溪水,爬上爬下的很是辛苦,更別說風雨交加。她曾經在執行撤村時,
遭遇大雨掏空地基,行車陷入坑洞,靠弟弟及時到場幫忙才脫離險境。
  提到先生,她則溫柔地感謝另一半的支持。先生常千叮萬囑她服勤要小心,也鼓
勵她多接受防災訓練、吸收新的防災資訊。正因如此,張阿玉積極參與相關教育訓練,
也能讓她有更多資源與知識來提升服勤時的效率。
呼籲年輕人接棒,守護英士村未來
  擔任兩屆村長,去年因母親已 90 歲,先生健康也不若以往,需要照顧和陪伴,
同時也希望經驗傳承,讓年輕的族人來擔任村長而交棒。
  談到英士村的未來,由於是高災害風險區,政府曾主張遷村,但談何容易?張阿
玉志工說,情感上,許多人不肯離開待了一輩子的部落;現實上,到哪裡去找一塊
可以容納所有村民的地?許多村民亦沒有經濟能力負擔遷村後另行蓋屋的費用。她認
為,只能更加愛護這個屬於他們的地方,維護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
  除了呼籲政府加強防災工程的硬體建設,張阿玉志工認為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環
境。許多災害屬天災,卻不能忽視人為因素,最直接的是山坡地濫墾。不可諱言,有
Free downloa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