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 White Photo Commencement Exercises Graduation Program (3) (1)
chicult
(Chicult)
#1
學生組 優異獎 洪詩韵
沒有遠行的這年
從來,機場都是假期的起點與終點,長假最多人的地方便是機場。似乎
「飛」於香港人來說便是次放風,明知要回來但高空依舊帶著吸引力,異
國他鄉的廣闊深深吸引著缺乏空間的香港人。而上一次的放風已是何時?
不要說飛,就連出外有時都顯得不易。香港算好些,國外不少地方疫情嚴
重時一天上萬確診不在話下,街上的救護車響個不停,隔壁屋或許就躺著
一具昨日還鮮活的屍體。封城、宵禁、限制人流、進入戰時狀態······各國
政府出盡法寶,而數字依舊麻木在上漲,生命的消逝不過是哪天的加一或
減一,毫無影響。病毒環繞地球一周,層層陰霾縈繞生活,放風在這樣的
日子中更顯得必要。於是,山頭站滿了人群,離島繁榮喧嘩車水馬龍,而
酒店終於響起了一片粵語。留意媒體總能看到些「小京都」「小台北」
「小倫敦橋」······雖然「小倫敦橋」不過是何文田常樂街配水庫的一條長
十米的小橋。看似荒唐,仔細想想卻覺得可貴。
因為這些想像我們去了更多的地方,就像我,從小住在何文田卻從不曾走
過一次「倫敦橋」,那十米的小橋從前是我每早都會經過的地方,卻也因
為太近從不曾好好看看它,經傳媒一說仔細一看確實似座「倫敦橋」的模
型。似乎其他地方也是這樣,我們在這座城中尋找他鄉的蹤跡,發揮想像
一解鄉愁,就如同一些思鄉的遊子在異鄉尋故鄉的味道。明白了!怪不
得,身邊的朋友總把去某地叫做「返鄉下」。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的速度
便被調到世界上最高的那點,忙碌、急速、效率催促著香港人跑著生活,
站著睡去,用十五分鐘吃完一個飯盒,這座城漸漸於香港人而言只剩下生
存,唯有揹起行裝,逃離這片土地,才慢慢找回發掘日常生活細節的本